close
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論調
自己常常因為他人不經意的動作、言語或態度
而影響自己對這個人的感覺與觀感
也許只是一瞬間
但卻會在與朋友聊天中,某個人出現在大夥的對話中
便會浮現她/他給自己的某個印象

下面就是那封mail
大家就參考看看吧!

我們常說「人怕(太)出名、豬怕肥」,似乎真的如此,為什麼有些產品、節目、藝人爆紅得太快,幾個月每本雜誌的封面都是他/她,此後反而隕落得特別快?美國也有這樣的現象,我們看到七零年代、八零年代、九零年代初期都有一些「瘋狂代表作」,這些,現在只能留在大家的記憶裡,日常生活已經看不到了?甚至我們發現,當某個產品紅了,為何就會帶來一些負面的看法,也相對帶來不好的影響?

到底是為什麼?

當大家都「太」注意他,反而死得快?

以前我們認為,問題是出在「前面」,誰叫我們這麼瘋狂的喜愛他/她,對任何事本就不應該一窩蜂一頭熱啊。現在大家一頭熱,再好吃的點心也會開始吃膩、吃煩、吃噁啊。

我們也一度認為問題是出在醜惡人性,有人不喜見人家好,平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事就算,偏偏人家天天來敲門,每天轟炸,再忍耐的人也會生氣,請別在我的傷口上灑鹽好嗎?再繼續灑下去,這傢伙就整個人狂野起來了。

但,有趣的是,現在科學家竟然對這個奇特現象有了第三種解釋──

周末看到一篇報導引述在《Perception》期刊的研究,來自幾間學校包括CalTech的學者一起做了實驗,本文並沒有提到他們的實驗到底在實驗什麼東西,只有「結論」,這個結論還蠻有意思的。

學者以「廣告」為例,一個常常出現的廣告,對消費者有立刻的影響力,因此許多強力廣告的效果往往是很成功的,造成「大家都去買」、「大家都在用」,因此你不得不用!台灣這邊也有所謂「西瓜偎大邊」的觀察,當一個majority出現後,它的吸眾力量就會更大,大家也更不理性的去愛一樣東西。在「初期」的效果非常強。

假如這是一場選舉,選完就算了,那這初期的效果就足以漂亮的完成使命!但,若這是一樣商品、一個電視節目、一位藝人,紅一個月沒有用,紅五年才賺得飽,這種「紅太快」的會產生一個問題,啟動人類的另一個天性。科學家還說,這個天性,其實是人類這種高等動物特有的天性──

原來,人類有個機制,他在思考該「喜歡」A或B之前,會先在大腦內自動計算A或B會給他多大的「回饋」(payoff),再來決定要喜歡A還是B!有趣的是,人類原來還有個機制,如果他「看到」一個東西出現太多次,那表示那個東西已經太豐富了、太多了,表示這個資源比那些稀有的資源還要沒有價值,給他的「回饋」會比較少,而且,此東西由於不夠「稀有」,也因此「不急」著要在今天就先喜歡它!所以,那些瘋狂(fad)的流行,紅得這麼快,但過了一陣子,也就隕落得這麼快(flop),反而是有些沒紅這麼快的,可以有較久的壽命,甚至是永續的壽命。

有趣的是,那,我們要如何介定「是不是太多」?一天給他看一次,叫「多」嗎?還是一周看一次?一個月看一次?

科學家發現,有一種方式,不會在人腦內留下記錄,也就不會有「太多」的現象,這個方式就是「讓他看到,卻沒有印象看到」,讓他只在潛意識留下印象,不曾用顯意識去處理過這個資訊,那麼這條資訊就不會引發剛剛說的「警示太多」的效應。

神奇吧!我覺得這份研究,除了對廣告業者會有一些思考外,最大的影響,應該是在「人脈學」上面──

一個產品可以一窩蜂,但「人脈」這種東西千萬不能一窩蜂。所謂人脈的定義就是「長期經營」、「長期投資」,絕不能只有一個月兩個月的熱度,以後才派得上用場,不是嗎。

然而我發現許多人脈學的專家,強調的是如何「在對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」,所以,換了名片後,下一步就是特地寄信過來附上照片,而且定期寄發電子報,簽名檔都比別人放得還多資訊,這已經幾乎成為台灣這邊人脈專家的標誌動作。有趣的是,我不確定這些人脈專家本身是否真的很有人脈,但這樣「給印象」的方式至少從業界聽來都有一種勉強的感覺。

給這麼多印象,反而啟動了剛剛說的「警示太多」的效應。

我不是人脈專家,我是「人脈白痴」,所以我也不知道最棒的界線在哪裡。不過這篇報導告訴我們,真正的人脈取得,就在不經意之間。

Email絕對是太經意了、太打擾了。

MSN也絕對太經意、太打擾了。

簡訊應該也是太經意、太打擾了?

但,在現場換張名片並不會打擾,所以那一瞬間是很重要的。過了那一瞬間,或許,轉寄一些信件也不會打擾。這些信件可能只留下一個名字和一個破破爛爛的簽名檔,完全沒有「人」的痕跡,但寄了幾次,我也會記得這個寄很多笑話的人的名字,下次再出現我也不會忘記。

「顧左右而言他」似乎是人脈學的精髓?

原來,人脈沒有刻意的經營,只有不經意的「邂逅」,自古似乎都是這樣,不會因為人際e化而有丁點差別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viol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